血细胞分析报告-凯发官网

工作职场 投稿 27 0 评论

以下收集了10篇关于「血细胞分析报告」的工作范文供大家借鉴参考,希望能帮助大家在工作中写血细胞分析报告相关文档的时候提供一个有效的参考,助你解决相关写作问题。

no.1 血细胞分析报告-第1篇

近年来,随着血液分析仪在国内检验科迅速普及,使血常规检验的参数逐渐增多,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而且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广泛的参考数据,对临床医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血液分析仪的飞速发展,使血常规检验进入了新阶段,这是医学检验的一大进步。但是在血液分析仪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影响检验质量的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本文就笔者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就血液分析仪与白细胞镜检结合运用的经验,与同行交流。

1 血液分析仪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目前,各类血液分析仪主要完成两大功能,一是细胞计数功能,二是细胞分类功能。根据检测原理大致分为两类:电阻抗法和光散射法。国内实验室特别是基层实验室用的多是电阻抗法,故在此简述电阻抗法血液分析仪在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原理。根据电阻抗的原理,不同体积的白细胞通过小孔时产生的脉冲大小有明显的差异,依据这些脉冲的大小,可对白细胞进行分群。仪器可将体积为35-450fl的血细胞,分为256个通道 (channel),每个通道为1.64fl,根据细胞大小分别置于不同的通道中,从而显示出白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经溶血素处理后脱水的血细胞体积大小,取决于脱水后细胞内有形物质的多少。淋巴细胞为单个核细胞,颗粒又少,细胞小,一般在35-98f1;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核分叶多,颗粒多,胞体大,多在135-350fl;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以及原始细胞、幼稚细胞等,多在98-135fl,称为中间型细胞。因此根据细胞体积大小,可初步确认相应的细胞群:第一群(35-90fl)是小细胞区,主要分布的是淋巴细胞;第二群(90-160fl)是单个核细胞区,也称作中间细胞,主要包括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碱性粒细胞、核左移的各阶段幼稚细胞或白血病时白血病细胞。第三群 (160fl以上)主要是中性粒细胞。仪器根据各亚群占总体的比例,计算出白细胞各亚群的百分率;如果白细胞胞各亚群的百分率与同一标本的白细胞总数相乘,即得到各亚群细胞的绝对值。可见,电阻抗法血液分析仪白细胞分类只是根据细胞体积的大小,将白细胞分成几个群体,在一个群体中可能以某种细胞为主(如小细胞区主要是淋巴细胞)。但由于细胞体积间的交叉,可能还有存在其他细胞。因此,习惯上称为“三分类”的血液分析仪是不够确切的。建议使用“三分群”一词描述电阻抗法血液分忻仪的白细胞分类。

2 血液分析仪的优缺点

高科技术联合检测和电子计算机在血液分析仪的应用,使血常规测量参数不断增多,检验速度快,自动化程度较高,便于标准化操作,有利于质量控制,结果基本能满足临床需要。但国内基层医院使用三分类的血液分析仪较多,受限于细胞计数和分类的原理,对细胞分类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不能识别各种异常血细胞及血液寄生虫,这是仪器分类不能代替的主要表现。

3 临床检验工作中白细胞分类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少部分检验人员基本功较差,过分依赖仪器,缺乏对血液分析仪原理的了解,对异常结果未作全面分析,盲目发出检验报告,使检验质量有所下降。

3.2个别检验人员对仪器的性能掌握不完全,就急于上机操作,对白细胞直方图分析不够,不了解异常报警的含义,对于是否需要显微镜检查,不能作出正确判断。

3.3有少数实验室自从使用血液分析仪后,只要医生未注明,不再做显微镜检查,仅凭血液分析仪发出白细胞分类计数的报告,从而造成漏诊或误诊。最常见的漏诊和误诊是仪器报告中间细胞增多,镜检为白血病细胞;仪器报告淋巴细胞增多,镜检为大量幼红细胞;仪器报告中性粒细胞增多,镜检为大量嗜酸性粒细胞;仪器报告小白细胞(w-scr)增加,镜检为异型淋巴细胞等。也有的漏检疟原虫。

3.4由于厂家或销售公司对产品夸大宣传介绍,使有些检验人员误认为仪器分类结果可替代镜检分类,造成了检验人员忽视血常规的形态学观察。

4 建议和方法

4.1加强实验室管理。建议各单位在购进血液分析仪后,科室负责人不仅要对仪器有充分了解,而且对临床需求情况也要熟知。要选派素质较高、综合能力强、基本功扎实的检验人员去使用和维护,制定标准化操作手册,手册中应包括血常规检验一定要推血涂片,明确规定白细胞分类过筛后不能发出报告的标本,要进行染色镜检。防止由于忽视形态学观察而造成漏检或误诊,给临床诊断工作带来不良影响。

4.2重视岗前培训。通过上岗前培训可使先进仪器能够得到正确使用,充分发挥仪器的功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培训的重点应放在分析直方图和散点图的变化规律,掌握异常报警的含义和对仪器的维护、保养等方面,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3强化质量控制意识。要加强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质量控制贯穿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全过程。健全发报告前复核制度,要由经验丰富、基本功扎实的检验人员复核,尤其要强调显微镜检查。在质量控制中要将仪器检测结果与镜检结果进行比对。对于白细胞系直方图的高峰、缺峰,血小板直方图异常等,显微镜检查常可解释异常图形和异常报警,而对仪器无法辨别的细胞,可通过镜检来确认,应该说,形态学观察是最重要和关键的复核,也是主要的质控内容之一。

4.4加强基本功训练。应加强三基训练,熟练掌握血片染色技术和质量控制,对正常白细胞、异常白细胞、有核红细胞等形态能正确识别,。

no.2 血细胞分析报告-第2篇

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临床血液学检验的质量和速度。然而,它们只能作为血液常规分析过程中的过筛手段,遇到一些异常的结果时还必须用显微镜复查血片,方能发出报告。作者采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筛查,显微镜形态学复查,查出血液系统疾病136 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6—2007年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对门诊、病房约6万例进行查血液常规检查,发现有异常的做显微镜复查,发现血液系统疾病136 例。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23 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8 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4 例,多发性骨髓瘤4 例,巨幼细胞性贫血35 例,缺铁型贫血32 例,骨髓增殖性疾病25 例,再生障碍性贫血5 例,他们均为初诊患者,并经骨髓形态学或经上级医院检查证实。其中男63 例,女73 例,年龄15~81岁。

1.2 检验方法

1.2.1 仪器 coulter——hmx血细胞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全血质控液coulter公司提供。

1.2.2 方法 常规消毒法采集静脉血2 ml(严格按仪器操作规程进行,每天随机质控)。对白细胞数量及直方图异常者涂片做瑞-吉染色,计数分类200个白细胞,并作形态观察。

2 结

结果见表1。表1 136例血液病的种类和构成比血液病名称anllallcmlmmmgaidamdsaa病例数

3 讨

五分类自动血液分析仪具有方便、高精度。它是在一个流式通道内,对单个白细胞进行直接、同时、三重测量,然后再进行三维分析。显微镜下观察的细胞形态是细胞的内部结构,包括细胞质的颜色、细胞质内有无颗粒及颗粒的性质、核的形状、有无核仁等。异常白细胞直方图粗略地显示各类白细胞细胞比例或有无明显异常细胞出现,手工显微镜复查时注意这些变化的真正病理意义,而不能仅从白细胞直方图的变化来进行临床诊断。坚决反对单位使用血细胞分析仪后,就一律不再作镜下复查和分类的错误倾向[1]。血液分析仪只对典型的血液病作出提示诊断,以便作进一步的检查。如果对仪器的计数原理,异常报警掌握不够,特别是用不配套的稀释液、溶血素,造成直方图不典型,往往忽视血涂片检查,造成误诊和漏诊,而血细胞的质和量异常恰恰是血液病的重要表现。所以,对一些直方图有异常的患者,一定要镜检。本文报道的136 例血液系统疾病,是从约6 万例标本中筛查出来的,并结合手工复检,经骨髓细胞形态学证实。其中血液恶性疾病占阳性比例28.5%,各种类型的贫血占49.3%。骨髓增殖性疾病占18.4%,再障占3.8%,各种贫血接近占一半,可能与人们的饮食习惯、疾病的本身有关。恶性白血病的比例也很大,可能与饮食、居住环境、工作环境、自身免疫有很大关系。但如若大意,定会漏诊和误诊。血液病特别是白血病的诊断主要依靠micm(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2]。但在基层工作中,血细胞分析仪加上形态学复检和重要的临床症状(出血发热、贫血),可以为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做出初步的诊断,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

参考文献

no.3 血细胞分析报告-第3篇

【关键词】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警示信号;显微镜检测;关联分析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由于其具有可信度高[1],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已经在临床诊断中得到广泛使用, 并且近年来通过医院网络直接由自动血细胞分析仪,通过医院和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将仪器结果通过医院内部网络直接报告给临床医生,血细胞显微镜检查逐渐被临床诊断中淡化、忽略, 也增加了临床误诊率,我们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警示信号进行显微镜复查,了解警示信号与显微镜检测之间的关联,具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仪器 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为sysmex xe2100(日本东亚),工作原理:细胞计数和体积测定采用电阻抗原理进行, 白细胞分群计数采取流式细胞技术半导体激光原理, 能够对发现的异常细胞发出警示信号。双筒显微镜采用o lympus cx31用于血细胞显微镜分析。

1.2 方法

1.2.1 标本 来源于本院门诊进行检查患者5866份,于采血后2 h内进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

no.4 血细胞分析报告-第4篇

[关键词]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职业病检查; 应用效果; 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 r979.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7-323-01

在很多职业病的体检中,均包括了血细胞检测项目,职业病体检一般要求医护人员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大量的体检者进行体检并得出体检结果。血细胞传统的检测方法为手工在显微镜下计数检查血细胞情况,具有耗时长、操作复杂、结果和操作者水平关系较大的特点,若将其作为临床职业病体检过程中的血细胞检查方法,将带来巨大的人力和材料的浪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为临床职业病体检提供了一种高效、准确、操作简单的血细胞检测方法[1]。我们选取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在我院进行职业病体检的患者,抽取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出血细胞异常的5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手工复查,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符合率,以及在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职业病体检时的注意事项,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在我院接受职业病体检的患者中,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出血细胞异常的体检者共计500例,男性312例,女性188例,其中221例体检者的白细胞计数出现异常,199例体检者的红细胞计数出现异常,56例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检出异常;有71例同时出现白细胞计数和红细胞计数异常。

1.2 方法

1.2.1 样品采集 对所有参加职业病的体检者抽取静脉血,加适量edta-k2抗凝剂防止血液凝聚,混匀待测。血细胞分析仪检出异常的体检者,采指端血,混匀待测。

1.2.2 测定方法 对所抽取的血样采用全自动希斯美康血球仪进行血细胞的测定。操作方法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经全自动血球仪检测出血细胞异常,体检者的血样采用手工显微镜下计数检测。

1.3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且以p

2 结果 结果见表1

表1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复符合性统计

由表1可以看出,采用两种方法对职业病体检者进行血细胞检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出的白细胞计数异常和红细胞计数异常明显高于手工检查方法,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对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手工显微镜下计数两种血细胞检查方法用于职业病检查,医护人员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有的医护人员非常信赖全自动血细胞仪的检测结果,有的医护人员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持全盘否定的态度。国内外有大量报道证明,无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设计多么先进,制造工艺多么优良,都不能完全替代人工显微镜下计数血细胞。因此,在对职业病体检者检测血细胞时,当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出异常结果时,必须对该例体检者重新取样进行显微镜下血细胞计数复检。采用光学显微镜下计数血细胞,耗时长、对检测者的技能要求高、工作量大、影响结果准确与否的因素很多,故其精密度和准确率均较差。自动血细胞检测仪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且有一套完整的校准和质量控制体系,操作规范化,所用试剂商品化,故检验结果的重现性及准确率较高,各实验室之间的可比性强。但其无法提供细胞内部结构,如细胞核的形状、染色质情况、核仁有无与数目及形态;胞浆内颗粒有无和颗粒性质,浆内其他内含物的情况[2]。同时,很多资料分析,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血小板计数存在着偏低的现象,在使用时应谨慎处理之[3]。职业病检查一般都具有人数众多且集中在短时间内要检查完毕并出具报告的特点,体检人员较易忽视对出现异常结果进行复检的工作,从而造成检测结果和临床实际不相符合,给企业、职工本人带来较大麻烦。因此我们在对职业病的体检中,对于血液检查要以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查为主,对体检者进行初检,对初检结果血细胞出现异常的体检者结合必要的光学显微镜复检,是不可缺少的步骤。复检程序一般为:首先一般性的浏览血液涂片,大致估计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是否相符;观察红细胞的染色、形态是否出现异常;有无寄生虫发生;血小板、白细胞的形态有无异常,是否出现幼稚细胞等。若均未发现异常,可按仪器结果出具体检报告。若发现细胞有任何形态方面的异常,应对其异常情况进行描述并报告。总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具有快速、简单、准确率高的优点,在职业病的体检工作中,因其检测的血样量比较大,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体检者进行初筛,血小板出现异常的体检者,再采用传统手工复查,二者结合可以较为准确的给出体检结果。可以大大降低体检的工作量,提高体检效率,减轻工作人员工作量。在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体检时,要注意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血小板的检测数据有可能出现偏低的特点,因此在体检时,应结合体检者的职业类型是否属于易致白细胞减少的类型,再结合一些技术处理,使检测结果更为准确。

参考文献

[1] 孙芾,赵素荣,鲍震宵。全自动血细胞分类仪的评价[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2,15:366-368.

no.5 血细胞分析报告-第5篇

【关键词】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尿样检查;应用

doi:10.3760/cma.j.issn 1673-8799.2010.06.149

作者单位:450004河南省消防总队医院

尿液检测作为临床诊断中最常规的检测项目之一,尿沉渣的检测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定位、鉴别、疗效观察和预后诊断提供依据[1]。为了进一步探讨全自动尿沉渣分析准确性,现对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与光学显微镜检测比较分析,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标本采集 尿样随机取自我院2009年6月~8月门诊和住院送验晨尿为检查标本1800份,其中男1020例,女780例,年龄1~88岁。所有标本均于采样后2 h内完成进行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及光学显微镜检测。

1.2 仪器与试剂 仪器采用日本syemex公生产的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olympus光学显微镜,8022离心机,刻度离心管,中国桂林华通ma24280kb 尿干化学分析仪,试剂采用配套原装试剂、原装试纸。

1.3 检测方法 将尿沉渣分析仪和尿干化学分析仪进行校正,并且在质控通过后按仪器说明书操作。用收集到患者洁净中段尿晨尿,经充分混合后分为2管。第1管用uf-100自动吸样并检测其有形成分。第2管约10 ml,首先用ma24280kb 进行干化学测试。对尿液应用离心机进行1 500 r/min 离心5 min,弃去上清液留底部约0.2 ml,混匀沉淀涂片镜检。红细胞和白细胞在高倍镜下观察20 个视野,报告其平均数。管型在低倍镜下观察10 个视野,报告其平均数[2]。

1.4 尿液检验正常参考范值 显微镜镜检:rbc 0~3/hp,wbc 0~5/hp,超过此范围即判为阳性。uf-1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 男性:红细胞(rbc) 0~12/μl,白细胞(wbc) 0~12/μl;女性:rbc 0~24/μl,wbc 0~26/μl;超过此范围即判为阳性。

2 结果

表1

uf-100 与显微镜镜检比较

uf-100

显微镜镜检

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

阳性820725(84.25)120(21.90)

阴性98062(7.20)915(95.55)

3 讨论

近些年,随着检验技术的飞速发展,全自动的尿沉渣分析仪逐渐在广大医院检验科中得以应用。由于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具有操作规范化、检测的自动化、速度快、重复性好、一次可以检测多个参数等优点,被临床广泛应用。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采用流式细胞及电阻抗的原理,通过检测经荧光染色后的尿沉渣中单个细胞的荧光强度,前向散光强度及电阻抗的大小来识别尿内细胞、管型、结晶等各种有形成分[3]。uf-100 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是目前临床上比较先进的尿沉渣分析系统,是集电阻、电导、氩激光流式细胞分析和荧光染色为一体,uf-100 对尿沉渣作荧光素染色后,用流式细胞仪原理,以激光散射强度、散射波幅度、荧光强度及荧光波幅度技术识别和计数尿中有形成分,测定其荧光强度,荧光波幅度,前向散射光强度及幅度从而对尿液中有形成分进行精确计数与鉴别。从而区分各个有形成分,定量报告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细菌和结晶等有形成分进行分析[4]。操作简单,对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细菌、管型等能进行定量分析和提供散点图,uf-100 能提供红细胞的前向散射直方图,由此可将尿中红细胞分为均一型(多位肾外来源)、非均一型(多为肾小球来源) 和混和型,进而可以推断出血尿来源。在鉴别血尿来源方面,uf-100 的敏感性高于相差显微镜而特异性低于显微镜[5]。总结uf-100尿沉渣分析仪优点:可对红细胞、白细胞等尿液进行计数,作出定量报告,有助于血尿、尿路感染患者等的疗效监控;对尿内红细胞形态的鉴别,有助于临床了解泌尿系统出血部位;尿内有形成分如红、白细胞、管型等仅能在4 h内保持稳定如时间长会影响尿液检验质量,uf-100保证大批量尿液标本检验结果可靠性改善尿液检验质量,提供可靠信息。

参考文献

[1] 马政辉。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各项检测项目假阳性结果分析。临床检验杂志,2004,22(1):67.

[2] 文玲。尿液自动分析。尿沉渣及尿常规镜检对尿中有形成分的对比分析。中国现代医学志,2002,12(10):49.

[3] 崔翔。uf-100 尿沉渣分析仪的临床应用分析。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5(1):40.

no.6 血细胞分析报告-第6篇

【关键词】血细胞计数;冷凝集

健康体检男37岁,真空静脉采血2ml ,edta-k抗凝查血常规。采血后混匀五分钟上机测试wbc 8.9×109/l 、rbc1.75×1012/l 、hb149g/l、 hct 0.169 、mcv 96.6fl、 mch 85.1pg 、mchc88.2 g/l 、plt546109/l,结果分析红细胞与血红蛋白不成比例(一般人hb /rbc的比例为30:1,hb的单位为g/l、 rbc的单位为1012/l) [1] ,mcv变大 mch 、mchc 明显改变。检查仪器状态良好,无报警,排除血球分析仪堵塞等故障因素,仔细观察血液样本发现血细胞成细沙样,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已成凝集状,疑红细胞冷凝现象。将标本370c水浴30分钟后,细沙状颗粒凝集消失,混匀后立即上机测试wbc7.0×109g/l、rbc4.53×1012g/l 、hb148g/l 、hct4.07、 mcv90fl、mch32.6pg 、 mchc363g/l 、 plt559109/l. 红细胞与血红蛋白比例、血细胞参数大致符合。

分析影响血细胞计数的原因是:由于含冷凝集素高的样本在血液离体后,环境温度下降,体内冷抗体与自身红细胞膜上抗特异性抗体结合后,几个红细胞凝结成块,通过检测器导致与红细胞有关的参数包括rbc、hct、mcv、mch、mchc、rdw显示异常,红细胞直方图上显示低矮的宽峰。

讨论 冷凝集一般源于体内冷凝集素过高而导致血液在体外低温条件产生的红细胞自凝,从而影响血液检查,特别是导致血常规以及血型鉴定出现错误结果。冷凝集素是红细胞自身免疫抗体,其特点是在低的温度下能作用与患者自身的红细胞。在体外其最适温度为4-27℃能与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4℃反应最强[2] 。正常人血清中含有低滴度的冷凝集素,支原体衣原体eb病毒感染、某些肿瘤可导致其滴度明显升高[3] 。冷凝集素几乎均为igm型,对人红细胞i类抗原有特异性,300c以下可使红细胞凝集,温度升高后凝集消失。健康人血清中效价不高,一般在160c以下在200c以上不发生凝集反应[4] 。红细胞冷凝集现象常发生于冷凝集综合征患者,支原体肺炎和某些含冷凝集素的患者,血液中含有较多的寒冷红细胞冷凝集素,他不仅能凝集红细胞而且也能凝集血液中的有核细胞和血小板,干扰血液分析仪的检测[5] 。血标本出现冷凝集现象可明显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应予以注意。可通过观察监测数据报警信息和散在点图发现此问题。明显的凝集现象肉眼可以初步观察到,此时不宜上机测定易导致仪器管道堵塞。如果未能及时观察到标本外观,标本已经进入机内测定在审核报告时可通过红细胞血红蛋白不成比例mcv变大 mch 、mchc 明显改变等信息,应仔细审核标本外观,对怀疑有冷凝集的标本,应将血样置37℃水浴30 min,待冷凝集消除后,再立即上机测定。在做血常规检测时,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rbc冷凝集现象对血细胞计数结果的影响,必须使实验室保持在合适的温度(18-22℃),血常规检测实验室应有恒温装置,这一点,对没有暖气或空调的实验室要特别注意,低于15℃或高于30℃均对正常血常规结果有影响[6] 。

重视和坚持做好分析和质量控制工作是获得准确实验结果的重要环节,在日常工作中,要自觉地按实验要求对每份血细胞检测结果仔细分析,发现结果或细胞分布图形异常时,应立即查明原因,排除干扰,防止检验报告出错影响临床诊断和治疗。

参考文献

[1] 肖秀林。血细胞分析后的的质量保证[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5):569-570.

[2] 孙云,曹志勇,李萍等。冷凝集综合征病例报道[j].检验医学,2005,20(3):287.

[3] ,张莉尼。7例抗i,i国内文献综合分析 [j].临床检验杂志,2002,20(2):93.

[4] 陈永辉。血细胞仪器分析时冷凝集现象影像处理[j].临床检验杂志,2000,18(3):190.

no.7 血细胞分析报告-第7篇

[关键词] 血常规;白血病;漏诊;镜检

[中图分类号] r44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4(b)-0095-02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是近年来儿童和青年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为发热、贫血、出血等特点,及早发现和治疗对于患者的治愈和延长生命有着重要的价值。血常规的检查在白血病的早期发现中起到很重要的初筛作用。但由于血常规标本影响因素较多,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不能克服各种干扰,分析结果出现偏差在所难免,为避免临床症状不典型的白血病患者漏诊,对异常报告患者的样本必须复核确认[1],本研究对本院2010~2011年门诊20 860人次血常规异常患者血液涂片分类发现15例白血病,与骨髓结果一致。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迈瑞-5380血液分析仪和配套溶血素、稀释液、清洗液(深圳迈瑞有限公司),瑞氏-姬坶萨染色,台湾贝索公司。

1.2 标本及采集

本院2010~2011年门诊患者20 860人次,edta抗凝管抽取2 ml静脉血,混匀,上机检测。

1.3 复查标准及方法

血常规涂片标准:(1)血常规检测结果带有报警信号;(2)wbc>12.5×109/l或6.0×1012/l或400×109/l或180 g/l或

2 结果

从20 860例门诊血常规中检测出白血病15例,检出率为0.079%。其中,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8~78岁,平均47.7岁,全部经本院检验科或其他上级医院确诊。15例白血病患者血常规改变见表1。

由表1可见,15例白血病患者中白细胞计数升高患者13例,占86.7%,所有患者血红蛋白及血小板都有不同程度的减低。在15例白血病患者中,仪器警示有异常白细胞患者共13例(86.7%),而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1)患者白细胞正常,仅提示淋巴细胞比例增高,但直方图显示异常;还有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m3)患者血常规检测结果仪器警示及散点图均提示嗜酸粒细胞异常升高,而人工镜检复查显示以原始、早幼粒细胞增多为主。

3 讨论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是造血干细胞异常增生性疾病。表现为正常血细胞生成减少,周围血细胞发生质和量的异常,白细胞及其幼稚细胞在骨髓或其他造血组织中进行性、失控制的增生、浸润,并损害各种组织,产生不同症状。由于患者病情轻重不一,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就诊时主诉症状各异,时常发生白血病漏诊、误诊。近年来,随着各种血细胞计数技术的不断被发明,多功能、多参数、多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出现提高了血细胞形态学的检测水平,它不仅改善了实验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而且提供了许多新的实验参数,对某些白血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3]。现在国内大多数医院使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迈瑞-5380采用库尔特原理检测白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数目以及体积分布;采用比色法测量血红蛋白浓度;采用半导体激光流式细胞技术,实现精确的白细胞五分类。但由于白血病细胞具有多态性和复杂性,致使血细胞数量和成分变化,引起血常规检查中一些列指标异常。如存在大量异常细胞时,仪器不报告白细胞分类结果;而存在较少的异常细胞时,仅显示提示性的报警信号。因此检验人员熟悉警示信息和重视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尤其重要[4]。所有门诊检验人员对白细胞计数异常,出现报警信号,无分类结果、中间细胞比值增高的标本以及白细胞直方图显示异常的患者,必须涂血片复检[5]。

本次试验数据显示,仪器警示信息对检出异常细胞有较高的提示功能,15例白血病患者的白细胞直方图中,仪器警示有异常白细胞的为13例,占86.7%,但由于白血病标本影响因素较多,仪器分析结果出现偏差在所难免,有2例白血病患者仪器仅提示淋巴细胞增多和嗜酸细胞增多。可见仪器血常规结果不可替代血涂片镜检分类[6],只能作为筛选。对于血常规异常的血标本必须做涂片镜检[7],应建立复检制度,将血液涂片染色镜检,列入血常规工作之中[8],避免临床症状不典型的白血病漏诊,从而提高检验报告质量。

[参考文献]

[1] 袁远,方美丹,纪东辉,等。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血常规异常检测结果2例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22(3):629-631.

[2] 张爱荣。 39528例血常规复检结果临床分析[j]. 中原医刊,2007,8(16):46-47.

[3] 姚东平,王祖蓉。 五分类血液分析仪对诊断白血病的价值[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5):578-580.

[4] 王肖霞,夏雯丽,杨蓉蓉,等。 白血病初诊患者血常规综合指标的分析[j]. 临床检验杂志,2007,25(5):397-398.

[5] 李伟皓,李顺义。 血涂片检验用于疾病诊断的研究进展[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7,28(1):59-62.

[6] 蔡宁。 血涂片镜检的重要性[j]. 实用医技杂志,2010,1(7):655-656.

[7] 洪英,董玉英。 血液分析仪检测血象时应对异常结果样本进行涂片镜检[j]. 实验与检验医学,2011,29(3):311-312.

no.8 血细胞分析报告-第8篇

利用缝匠肌改善髌骨切除后的伸膝装置 陈秋生,朱立新,陈霞,余斌,舒小秋,张辉,谢炳贤,陈斌

康复医学住院医师临床培训方案的探讨 张建宏,范建中

联合应用经阴道行配子输卵管移植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临床报道 陈士岭,邢福祺,孔令红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bmc内il4与ifn-γ mrna的表达 姜荣龙,郭亚兵,富宁,冯筱榕,卢桥生

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后移位经口内镜取出1例报告 王江云,陈勇,于成福,李彦豪

卡维地洛人体药代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研究 张嘉杰,余传林,徐伟,徐继红,刘叔文,陈卫民,吴曙光

脊髓内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诊断 林曰增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鼻咽癌颈部转移淋巴结放疗中的应用 卜俊国,高秀荣,肖明星

微波用于免疫电镜胶体金标记技术 姜秀英,侯友贤

心肌细胞肌浆网ca2 -atpase与心肌功能的调控 陈群清,孙耀昌

肿瘤坏死因子促中瘤生长作用 高蕾,南清振,白岚,姜云飞

细胞周期素d1与癌症 陈汉源

子宫切除术后阴道菌群生态学特征 韩献平,曲玉蓉,张秀荣,孙勇,张淑华,潘令嘉

冠状动脉成形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 杨红,谭积颜,周蔚兰

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病毒抗原的免疫酶标记 陈佩兰,李琳,李娟,刘超英,陈良标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p53及p21蛋白表达及其意义 毕丹,周淑芸,蔡俊杰,曾益新

缺血性急性肾衰肾小管上皮细胞微丝的改变及其机制 罗正茂,林沁,张训,侯凡凡

禁水大鼠肾脏与尿液水通道蛋白2表达的改变及意义 邓英姿,张远慧,许顶立

核黄素对大鼠烧伤早期肠粘膜损害的防治效果 荣新洲,肖光夏,黎鳌,周一平,李志清,陈惠英

克罗米酚致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误诊卵巢癌1例分析 苏桂栋,钟梅,王雪峰

免疫吸附清除循环肿瘤坏死因子对内毒素休克兔肝脏改变的影响 林跃萍,张训,侯凡凡

电压钳位法检测细胞内钙振荡 陈厚昌,蒋毅萍,陈中玉

雷公藤内酯醇对小鼠il-产生和il-2受体表达的影响 邹小明,林文,方向东,李金声,王小宁

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多克隆急变中的克隆演化1例报告 毕丹周,淑芸,徐兵

动态血压监测评价卡维地洛的降压作用 徐继红,陈卫民,余传林,刘叔文,徐伟,张嘉杰,吴曙光

体内、体外产生的小鼠桑葚胚玻璃化冻存后的发育能力 全松,山野修司,青野敏博

用hplc 检测大鼠肠系膜离体血管网灌流液中胰岛素样物质 赵清,叶绿,王泽仿,杨德立,张永生,周峻岭

电视胸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 童健,陈群清,陈坤棠,万磊池,冀亚崎,张福伟

微量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hla分型技术在肾移植中的应用 李留洋,钱俊,岳良升,赵明

血清5′-核苷酸酶的自动化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李雪志,周谋,陶涛,冯桂湘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近期载文分析 袭继红,夏旭

淋病合并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分析 朱晓亮,马晓东

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顽固性癫痫 欧阳辉,漆松涛,邱炳辉,刘承勇,黄胜平,戴学军

基因修饰细胞介导的肿瘤治疗 万成松,范国昌,张文炳

院校局部科研协作及政策导引--谈《基础部关于科研协作的管理办法》 杨云滨,史先东,杨磊

心脏穿透伤的救治原则(附9例报告) 钱希明,李中学,闫玉生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抢救与护理1例报告 谭积颜,杨红,周蔚兰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治疗动脉导管未闭1例 孟素荣,彭健,翁昌鸿,马立勤,许顶立

头尾串联双拷贝hbv dna重组体的构建 刘定燮,骆抗先,liu dingxie,luo kangxian

成功救治大面积电击伤并发急性肾衰1例 任加良,周一平,季丹,李兰英,陈惠英

163例脑转移瘤疗效分析 石玉生,张兴梅,shi yusheng,zhang xingmei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女性生殖道湿疣的临床应用体会 周行,于庆云

恙虫病合并低白蛋白血症52例临床分析 顾生旺,骆抗先,章廉

艾滋病并发多系统损害 李亚洁,韩虹,张秀华

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所致糠秕孢子菌感染性痤疮的治疗 兰海梅,张建秀

金属烤瓷美容修复前牙的护理 刘桂平

影响我校女学员中长跑成绩的主要身体素质因素分析 宋军,彭华国,贺炜,刘明燕

军医院校大学生卫勤保障综合演练前后心理健康水平差异的比较 李文立,罗海吉,孙俊松,叶卓明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治疗房间隔缺损1例 孟素荣,彭健,许顶立,翁昌鸿,龚渭冰,谢志斌

2-(2-甲氧苯氧基)乙胺的相转移催化合成 陈望忠,陈卫民,chen wangzhong,chen weimin

眼轮匝肌肌皮瓣矫正瘢痕性睑外翻 陈阳,吴烨

国内实行系统化整体护理的现状与对策 谭积颜,肖春芳,周蔚兰

获高层次科技奖励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李海燕,赵醒村,王可炜,周增桓

十二指肠良性肿瘤致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断与治疗 黄海能

骨组织工程研究(ⅰ):人成骨细胞培养及成骨特性观察 杨德鸿,陈建庭,金大地

苯妥英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杨凌

小腿内侧逆行超薄筋膜皮瓣交腿修复足端创面1例报告 李进波,陈运祥

lps刺激对raw264.7细胞p38蛋白激酶的细胞内定位的影响 张琳,姜勇,张璐

克林霉素致全身重型药疹和腹泻1例报告 郑萍

脑胶质瘤p16基因转染对细胞生长及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陈一招,徐如祥,张世忠

人心肌肌钙蛋白t亚型的克隆及表达 陆青,赖春宁,李志梁

fmmu白化豚鼠与杂色豚鼠爆震性内耳损伤的比较 朱明,顾为望,黄以乐

幽门螺杆菌粘附素基因hpaa的克隆及表达 陈烨,张兆山,王继德

国产拉西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病52例报告 张正长

lfa-1粘附蛋白单抗对烧伤休克大鼠微循环的影响 黄绪亮,武湘兵,赵克森

脂质体介导外源基因体外转染的研究 黄伟民,赖良学,乔桂林

利维爱与来适可合用致阴道出血和水肿1 例 郑萍

醛固酮合成酶基因mrna在肝纤维化大鼠体内的表达 李旭,杨希山,孟莹

结核合并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 1例报告 宋兰英,李静茹,赵彤

烧伤病人痂下水肿液对中性粒细胞膜表面 cd11/cd18表达的影响 李志清,周一平,荣新洲

参龙降压灵、尼群地平合用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24 h 血压的影响 刘应柯,郭桐生,王文

悬锁卡环义齿修复牙周病患者kennedy i类牙列缺损的临床评价 杨向东,杨家瑞,范佩兰

大鼠脑纹状体边缘区内5-ht2a 受体的分布特征 张魁华,舒斯云,包新民

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fas 受体及bcl-2 蛋白的表达 黎小间,高建华,鲁峰

灵芝孢子粉对小鼠实验性突变和移植性肿瘤的影响 杨星昊,方放治

急性缺氧对豚鼠听性脑干反应的影响 王鸿南,王希军,宋江顺

脑白质疏松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意义 颜志平,张雪林

卵巢癌抗原ca125 测定对卵巢癌早期诊断及预后监测的临床意义 冯桂湘,林裕龙,彭永正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诱导肝癌细胞转移的扫描电镜观察 毛华,袁爱力,赵敏芳

剖宫产术后再妊娠分娩中催产素的应用 强兆容

运动诱发电位诊腰骶神经根病的意义 吴建新,傅鸿翔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196 例临床分析 潘荣南,罗云平,王清华

食道癌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测定及临床意义 高蕾,南清振,白岚

先福吡兰在输液中与4种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研究 周晓燕,金云海

正常人及非特异性腰痛患者脊神经后支的体感诱发电位 陈仲,邵振海,靳安民

卡维地洛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 余传林,刘叔文,陈卫民

五虎口服液的药效研究 邓虹珠,陈育尧,刘欢欢

煤烟污染与女性肺癌流行病调查及实验研究 宋兰英,闫文生,戴旭东

模型动物饲料中钾、钠、钙的测定 马安德,蒋丽曼,李俊诗

心血管系统雄激素受体的研究进展 马瑞,吴赛珠

维生素及其临床营养治疗 林劲秋,李亚洁

炭疽病脑膜脑炎 林曰增,张雪林

肾动脉水平以下腹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附28例报告) 林智琪,赵国湘,刘正军

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的ct、mri和pet诊断 王为民,陆兵勋,周亮,王全师,吴湖炳

腹腔镜改良鞘膜内子宫切除术(附90例报告) 杨进,何援利,温总莲,彭冬先,陈炜,刘木彪

慢性胆道感染与胆石症辨治心法1例报告 钟洪,臧堃堂

一起变形杆菌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 黄发林,韦胜德

从中医药查新看我校中医药科研的现状 袁德东,黄开颜,陈鸣凤,朱昌平

小儿轮状病毒相关性急性胰腺炎 周最明,刘瑾,封志纯,梁巧明

人脑纹状体边缘区的免疫细胞化学研究 包新民,舒斯云,李胜修,余力,傅求真,吴文龙

左心室壁瘤折叠手术1例报告 王文林,曾伟生,蒋仁超

肾素系基因多态及表达与抗高血压药物降压效应的关系 魏向龙,赵光胜,王谷壳,李迪元,郭冀珍

细胞融合法制备抗人cd3-抗人igm μ链双特异性抗体 苏瑾,张亚莉,郭志兵,车小燕,王小宁

龙胆粉针剂对实验性肝损伤的作用 佟丽,陈育尧,刘欢欢,李吉来,罗佳波

免疫磁珠法纯化小鼠cd34 造血干细胞 林芸,孟凡义,杨艺

ace基因的插入/缺失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的相互关系 周琳,薛耀明,罗仁,高方

原发性肝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的dsa表现及临床意义 申鹏,陈勇,李彦豪,何晓峰,曾庆乐

广东汉族妇女cyp1a1基因msp i多态性与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 彭冬先,何援利,丘立文

elisa法检测中国中山市正常人及鼻咽癌患者血清eb病毒抗体水平 程敏婷,程伟民,季明芳,梁锦胜

心房异构的病理表现及ct诊断 罗正益,王霞,李兴耀,欧陕兴,吴迪

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检测骨髓cd34 细胞基因差异表达 陈捷,周淑芸,冯茹

腹部大血管病变的3d dce-mra诊断 郑卫权,张雪林,赵修义,曾庆乐,林志春

bactec mgit 960培养及分子菌种鉴定技术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应用 周劲松,陈建庭,吴雪琼,金大地

癌组织树突状细胞浸润与肾癌预后及转移的关系 陈彤,郑少斌,谭万龙,李祖国

豚鼠颞骨三维重建的冰冻连续切片技术 黄玮,董明敏,刘宏建

腰椎小关节接触模型的有限元分析 张美超,肖进,李义凯,钟世镇

男性乳腺发育症的x线表现 刘光俊,陈卫国,段刚,黄婵桃,肖树海,刘蓉,黄信华

nd-yag激光在正畸治疗牙龈修整中的应用 张雨梅,陈柯

老年及老年前期重症肌无力的手术治疗(附23例报告) 黄志勇,王武军

no.9 血细胞分析报告-第9篇

【关键词】 血液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影响因素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factors that can effect the blood cells analyer to measure the classification of leukcyte and remove the situation of the pseudo increasing and decreasing and push a blood piece to examine and provide the clinical doctors with the reliable indentification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ccurately. methods with the sysmex kx-21 blood cell analyer and the visual microscope,150 blood specimens were examinecl and had the constrary analysis in one being unsmooth on operation, setting aside the specimens for a long time after collecting, the temeprature and the mixture of specimens, the duration and power of osillation and so on are all effect the accurate classification of leukcyte in the blood cells analyer. conclusions the blood cells analyer cannot compeletely replace the visual microscope to examine the classification of leakcyte. when appearing the doubts and warning reports on the unusual leakcyte, reasons should be analied and classification should be in the visual microscope or blood specimen should be collected again.

【key words】 blood cells analyzer; classification of leukocyte;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外周血白细胞分类,是白细胞分析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是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型号血液细胞分析仪,在各级医院检验科已广泛应用,特别是白细胞自动分类和异常白细胞警告提示,改变了目视显微镜分类方法,大大减轻了检验人员的劳动强度,使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但是,目前很多检验人员因对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性能缺乏足够的认识,误认为血细胞分析仪分类结果,完全可以代替目视显微镜分类结果,而忽视某些结果需要复片的重要性。为此,本文将对日本sysmex公司生产的kx-21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与目视显微镜复片分类,对异常白细胞检出率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使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白细胞分类的影响因素,现探讨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 血液细胞分析仪(sysmex kx-21),为日本sysmex公司产品。

1.2 试剂 全部配套试剂和质控液。

1.3 方法 随机抽查门诊患者150例,静脉采血,edta-k2抗凝。室温放置15min后,充分混匀,上机测试。同时推血片一张,室温自然干燥,瑞氏染色,目视显微镜下进行白细胞分类。将两种方法对异常白细胞检出率进行对比分析。

2 结果

150例标本经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白细胞分类结果,出现疑有异常白细胞警告报警有20例,报警率(阳性率)13.3%。目视显微镜复片,发现有不同程度异常白细胞12例,阳性率8.0%。20例阳性标本,目视显微镜复片,其中有8例可见有不同程度异常白细胞(有幼稚细胞1例,杆状核粒细胞增多1例,嗜酸粒细胞增多2例,嗜碱粒细胞增多1例,异常淋巴细胞增多3例),占阳性标本的40%。130例阴性标本(无警告),目视显微镜复片,有2例发现有不同程度的异常白细胞,占阴性标本的1.5%。其中1例为已确诊急性淋巴白血病在化疗中,血液中白细胞总数偏低,血细胞分析仪分类淋巴细胞百分比增高,仪器无异常白细胞警告,显微镜复片,幼稚细胞8%。另1例为发热待查儿童,血液中白细胞总数正常,血细胞分析仪三分类百分比基本正常,没有出现异常白细胞警告,目视显微镜复片,异常淋巴细胞达10%。

转贴于

3 讨论

通过以上结果分析,可以看出门诊患者,全血做血液细胞分析,白细胞分类结果,异常白细胞警告较高,假阴性率虽然较低,但也应该引起检验人员的重视。

根据几年来的工作体会认为,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血液细胞分析仪对白细胞分类不同于常规的涂片染色分类[1],常规分类除细胞大小外,还要根据细胞染色反应,核的形态及染色质的着色情况,胞质的着色及颗粒才能确定为某种细胞。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法,是根据白细胞直方图分类法,只能反映经溶血剂处理后某种体积的颗粒,即某种大小细胞的多少,而不能反映某种特殊细胞的变化,对少见的正常白细胞和异常细胞不能准确识别,不难看出电阻法白细胞分类只不过是较粗的筛选方法[1]。另外,手指采血,由于采血过程中因操作缓慢、穿刺不顺、组织液混入、混匀不及时等,均会引起白细胞形态变化。对血细胞分析仪分类会产生明显影响,而出现异常白细胞假报警,为此,根据文献介绍和大量实验证明[2],使用末梢血在血细胞分析仪上进行检测,影响因素较多,有些参数不能得出准确结果,其重复性及稳定性都不及静脉血标本,应提倡静脉血。

血细胞的检测结果,尤其是血小板(plt)的结果,直接反映试剂的质量。原则上强调使用与仪器检测原理相匹配的试剂[3]。溶血剂是血液细胞分析仪试剂中的主要试剂,能将红细胞溶解,并能使白细胞的体积发生规律性变化。实际工作中发现,若溶血不完全,由于红细胞碎片冲洗不彻底将引起白细胞计数(wbc)假性增高。此外,稀释液的渗透压、离子强度等亦可影响检测结果。特别注意的是,试剂应避免污染,否则,杂质微粒会使本底增高,导致最后计数结果偏高,影响白细胞分类结果的准确性。

抗凝剂的种类对检测结果影响较大,国际化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推荐用edta二钾抗凝。另外,血液和抗凝剂比例也会影响检测质量。血液比例过高时,由于抗凝剂相对不足,血浆中出现微血块的可能性增加。微凝块可能堵塞仪器影响检测结果,从而无法得出正确的结果[4]。

在正常情况下,血液细胞分析仪对血细胞体积的识别有明显的体积界限:wbc35-450fl。根据coulter原理,仪器只识别颗粒大小而不能识别颗粒的性质。当其体积异常高于或低于仪器设定的阈值时,往往会造成误判。除以上原因外,标本采取后放置时间、温度及上机前标本混匀、振荡时间、力度等均可影响血细胞分析仪对白细胞分类的准确识别,如采血后标本放置时间小于5min,室温低于10℃,标本混匀不当等,可使白细胞三分类不全及异常白细胞假报警率增高[5]。

综上所述,目视显微镜法分类,应是目前一种重要的检测手段。血液细胞分析仪法分类,是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其优点是速度快,省时少力,重复性及稳定性较高,但易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为此,国内专家多次提出[2],在各种参数及图形均正常的情况下,结合临床表现可以做筛选手段。要坚决反对当前有些单位使用血细胞分析仪后,就一律不再做镜下复检和分类的错误倾向。最好每次标本都先涂一张血片,以备必要时复检。

【参考文献】

1 丛玉隆,王淑娟。今日临床检验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60-61.

2 全国血液学自动化分析质量控制研讨会纪要。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5,18(2):125.

3 朱芸。不同血液分析仪试剂使用的比较。河北医药,2000,22(11):854-855.

no.10 血细胞分析报告-第10篇

科学技术和临床医学的飞速发展,大量自动化、智能化高技术分析仪普遍用于临床检验,先进的检测仪器和方法大大提高了医院检验科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为检验医学水平和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这是检验医学发展的主流和必然。但需要注意的是最先进的设备也需要人来操作,而且有一定的局限性,有些检验项目需靠经典的方法(特别是手工方法)去验证、校准和补充[1]。目前在医院检验科普遍存在忽略人工显微镜在形态检测中的作用,一味依靠自动生化仪器,导致漏报,甚至发生医疗事故,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在依靠现代化仪器的同时,也要注重经典的形态学检查方法的应用。

传统的血细胞检查完全采用手工方法,不仅操作繁琐费时,而且由于多种原因,计数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密度难以保证[2]。血细胞分析仪的应用是近代血液分析的一次革命,它比显微镜下计数精确,而且能减少医源性感染,目前成为血细胞计数不可替代的检验仪器。三分类血液分析仪多基于电阻抗原理,在等渗电解质溶液(稀释液)中有一个用于细胞计数的小孔管,小孔管外侧的胞悬液(稀释液)中有一个外电极,其内侧也充满同样的稀释液,并有一个内电极细胞为相对不良导体,其导电性质比稀释液低,当有一个细胞通过小孔时瞬间可引起电压变化向出现一个脉冲信号,脉冲数量的多少与细胞的数量成正比,脉冲的高低与细胞体积大小成正比,从而得以测定细胞的数量和区分不同种类的细胞,可以细胞直方图显示。五分类血液分析仪的细胞计数和分类原理,综合应用了电学和光学(流式细胞术根据各种白细胞对激光不同而进行分类)等检测原理以细胞散点图显示[3]。

由三分类血液分析仪可知白细胞被分成小细胞群,中间细胞群和大细胞群,统计学分析证实在正常生理,细胞形态正常情况下,绝大多数淋巴落在小细胞内,中性粒细胞落在大细胞内,其余细胞(嗜酸性、嗜碱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为中间细胞群,这不难看出,这种分类方法与显微镜检查分类计数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仪器报告的是相当于其体积大小细胞数目,绝对不是均一淋巴细胞群体,报告的淋巴细胞也可存在体积稍小的嗜碱性粒细胞。反之,大淋巴细胞也会落在中间细胞群内而容易被误为单核细胞。在正常生理状况下都存在着差异,病理过程中变化更可想而知。受分析因素影响细胞形态特别是体积的异质性都会发生明显变化,甚至出现幼稚血细胞,仪器分析都很难反映实际情况。不少人以为复查就是作白细胞分类,其实不然,复查应包括观察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形态,估计血小板或红白细胞数(印证与仪器给出的数据是否大致相符);观察有无血小板聚集或红细胞聚集,以及有无特殊形态的异常细胞和寄生虫等。而且从事血片复查检验人员,首先要仔细阅读血液分析仪给出的各种参数,直方图,散点图和提示信号。对可能存在的血液学异常或技术性影响因素等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同时给患者的临床情况(包括初步诊断等)确定复查内容,而且从事复查的人员必须受过专门训练,具有血液细胞形态学基础与临床知识,并对血液分析仪十分熟悉,尤其是熟悉分析几种直方图,散点图的正常和异常图形,并能对异常图形的意义进行解释和评估的人员[4]。白细胞三分类的仪器复查率要高于五分类仪器,基层医院普遍使用三分类的血细胞分析仪,所以更要进行血片镜检,并进行综合分析,使多种常见贫血、白血病感染等疾病得到及时明确的诊断。患者,女,38岁,因干咳入某院检查提示,wbc:12*109l,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mcr 0.20异常提示f2,未查血片,来我院检查血片,镜检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结合临床确诊为支气管哮喘。另一例患者,男,13岁,因贫血和白细胞增高,报告单上nc报警信号,做血涂片镜检:白细胞增高是由于出现有核红细胞。

尿液分析仪的普及,提高了检验人员的工作效率,与此同时,依赖仪器结果而忽略传统尿镜检的现象十分普遍,其根源在于没有正确理解干化学分析的使用要求。仪器检测原理:仪器以球面分析仪接受双波长及射光的方式,测定试带上的颜色改变,进行半定量测定[5]。中华医学会对免做尿沉渣显微镜检查的临床情况制定标准:在仪器和试纸条质量都合格的前提下,如果干化学检查结果显示尿蛋白、尿亚硝酸盐、尿红细胞、尿白细胞结果均多为阴性且尿液来自非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可视为此尿液标本中的红细胞、白细胞的数量在参考范围内免于镜检。由于尿液分析仪对红细胞、白细胞的检测与显微镜下直接计数的检验原理截然不同,因此仪器法红细胞、白细胞检查仅作为筛选试验,绝不可完全代替显微镜检查。目前,红细胞假阳性结果高达30%以上,白细胞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报告也很高,这种状况必须引起临床检验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1]。我科按中华医学会标准操作,使红细胞假阳性率大大降低,白细胞假阳性和假阴性率也降低。

尿流式细胞仪集流式细胞术,电阻抗与激光检测及核酸染色等高科技技术为一体,但也只是一类尿沉渣初步分析的仪器,除了在红、白细胞计数等方面存在着某些局限外,对“管型分析”、“结晶分析”仍需“镜检”,使用该仪器检查尿沉渣而放弃镜检的做法必须予以纠正[1]。由于经济原因基层医院仅能用一般的尿液分析仪,所以更应该重视显微镜检查。形态学检查在微生物检查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涂片可以帮助细菌鉴别,即使使用自动生化鉴定仪,也要经过涂片染色,初步了解是革兰阳性或阴性菌,选择正确的程序才能得出正确的诊断。

细胞形态学检验涉及学科多,工作繁琐费时、实践经验性强、经济效益较差、出科研成果难,这是造成近年来国内此领域发展较为缓慢的原因,由此造成形态学检验人才十分缺乏。而形态学检验往往是某些疾病诊断的“金标准”,是判断治疗效果和疾病愈合的重要依据。因此,应重视加强形态学检验技术人员梯队的培养。

总之,应重视形态学检查,提高对形态学检要性的认识;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规范临床检验过程,并使每个检验人员正确理解和自觉执行;细胞形态检查一定要与临床资料(患者体征、临床表现病史等)相结合,多看,多总结,善于用临床资料为细胞学诊断提供依据。加强与临床医生的沟通,让检验结果与临床有机结合;加强细胞形态学检查分析前过程的质量管理,建立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序。

参考文献

[1] 丛玉隆,秦小玲既要发展现代技术,也要继承经典方法,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129-130

[2] 乐家新,周建山,等。血细胞分仪检测原理。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205-207

[3] 徐惟诚。主编。2003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南。血液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北京:知识出版社出版,2003,19-21

[4] 朱晓辉,何菊英,朱忠勇,应用血液分析后复查血片的内容和方法及程序。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3,12:785-787

凯发官网 » 10篇关于血细胞分析报告

or 分享 (0)
游客 发表我的评论  

表情
(0)个小伙伴在吐槽
网站地图